一本《养鱼经》,记录了春秋末年越国著名谋臣范蠡对于雌雄鱼搭配比例、适宜放养的时间以及轮捕、留种增殖等养鱼方法,是中国最早的养鱼著作。如今,古越大地经历了河道清淤等一系列“五水共治”举措,河网水质明显变清,各级政府正在重整江南鱼米之乡的淡水渔业。
很多人可能知道,白鲢产量、营养价值都较高,但批发价每斤2元多,这种经济效益是渔民所承受不了的。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,发挥水资源价值,转变渔业增长方式,提升绍兴渔业层次,讲好绍兴渔故事,创造“品质渔业”的可持续之路,已经写入绍兴市十三五规划。
2月20日,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副巡视员严寅央为组长的巡视组,在绍兴市水利局、市水政渔业执法局等领导陪同下,走进越城区官渡创意小镇,专题调研官渡渔乐的优势资源与总体规划、运营思路。
官渡创意小镇地处越城商贸产业园,是定位为创意产业、文化旅游的特色小镇。目前,官渡之心已成功运营以会客商业、创意商务为核心的金德隆文化创意园。而作为官渡之心全新项目的官渡渔乐,则由绍兴官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力打造,将依托已有的陆上资源以及上官渡、下官渡近2800亩的水域资源,借鉴台湾观光工厂、产业旅游的经验,以“渔事+鱼市”打造绍兴市区的休闲渔业基地。
官渡渔乐临近灵芝镇水产村等,这一带有渔民,有渔业基础,而这些村落恰恰成为了拆迁区域,渔业文化面临断层。挖掘河网资源,重塑渔业辉煌,成为政府与企业都在思考的一个课题。